《安庆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对师范生进行儿童意外伤害移动健康教育的效果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意外伤害是威胁儿童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1],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危害[2-3],国家早已将儿童意外伤害教育纳入整个卫生保健工作中。2005年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六条措施》,要求各地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实施却未尽人意。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师范生意外伤害知识、信念水平,促进其行为转变,使其在上岗之前就具备处理儿童意外伤害的能力,可以大大减轻儿童意外伤害教育的压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兴起,移动教育因为简便易操作、资源易获得、易回顾防遗忘而逐渐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师范生进行了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的移动教育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南京某师范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共179人,年龄(20.0±1.1)岁。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人,其中男19人,女82人,年龄(20.4±1.1)岁;观察组78人,其中男8人,女70人,年龄(19.6±1.0)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意外伤害知信行问卷对师范生进行意外伤害情况及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基线调查。问卷内容主要5个部分组成:①被调查者基本资料; ②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包括9道题目;③儿童意外伤害相关信念/态度,包括7道题目;④儿童意外伤害相关行为,包括7道题目;⑤意外伤害培训情况,包括5道题目。总分44分。调查问卷当场发放与回收,对照组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为96.19%。观察组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回收率为97.50%。 1.2.2 干预方法 观察组:在QQ和微信中发布图片、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健康宣教包括9个版块,均可以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或者手机打开,具体内容为儿童常见意外伤害预防:踩踏伤、鼻出血、溺水、烧烫伤、扭伤、气管异物窒息、猫狗咬伤、交通意外以及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每个版块均有预防方法、处理措施和真人视频示教急救,如冲洗、包扎、止血等。对照组:发放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措施的宣传手册,内容与观察组干预的9个版块内容一致;1个月后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当场收回,统计有效回收率以及答题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师范生关于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知信行现状 对照组与观察组师范生儿童意外伤害知信行得分见表1,本研究中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师范生之间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后两组师范生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知信行得分比较 因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体调查数据经K-S检验为非正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2.3 既往参加培训情况及本次网络培训满意度 所有研究对象中仅有64人(35.75%)以前参加过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方面的相关培训。其中44人(24.58%)参加过1次或2次培训,18人(10.06%)参加过3次~5次培训,2人(1.12%)参加过5次以上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面授讲座或观看视频。培训授课者主要是红十字会等社会工作人员;既往参加过培训学生的知信行得分有高于未参加过培训学生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信念题中,150人(83.79%)同意家长、老师的监管是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160人认为(89.39%)学习太忙没有时间去学习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72人(96.09%)希望将意外伤害预防、处理等知识纳入师范生课程中。在观察组中,28人(35.90%)满意移动健康教育的方式,另有10人(12.82%)更倾向于接受现场培训方式;40人(51.28%)认为有必要将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的现场培训与移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急救技能。 表1 两组青少年意外伤害知信行评分 分组别人数知识信念/态度行为总分对照组1015.75±1.96.32±0.915.11±2.027.18±3.4观察组786.86±1.66.62±0.815.41±2.328.88±3.6 表2 干预后两组师范生意外伤害与急救知信行得分比较(平均秩次) 分组别人数知识信念/态度行为总分对照组10177.8082.7986.6278.46观察组78105.8099.3494.37104.94Z值-3.63-2.48-1.00-3.40P0.000.010.310.00 3 讨论 3.1 师范生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的认知水平亟须提高 从调查看出,目前师范生对意外伤害认知不足,知识掌握程度不高,自身的态度、行为也有很大的偏差。结果显示83.79%的师范生均同意老师的监管是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但89.39%的师范生表示没有时间去学习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师范生获取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途径有限,仅有35.75%的同学既往参加过此类培训。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生命力最强,身体疾病最少的时期,但却是意外伤害多发年龄段[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它已成为儿童的头号“杀手”,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和生存质量[5-7]。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多发地[8],教师与儿童青少年接触密切,应该具备基本意外伤害防范意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的环境。另外,大多数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9],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10]。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教育措施。师范生作为教师职业的接班人,在校期间就应具备一定的健康安全素质,但是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对于儿童意外伤害认知程度低,基本的急救技能也有所欠缺。 3.2 师范类院校应重视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普及知识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相关政策,规定在职教职工每年应进行不低于16学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是工作的开展却不尽人意,学校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忽略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监护者,家长和老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其安全尤其重要[11]。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学校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很高,家长和老师的监护非常重要,但是又表示自己平时学习很忙,没有时间学习意外伤害知识和技能。因此,将安全教育纳入师范类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就成为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项课程,辅以专题讲座、技能比赛,并鼓励同学们参加红十字会专业培训获得急救证书等方式提高师范生防范意外伤害的知信行水平。否则,师范生一旦进入教师岗位后,工作繁忙,很难有连续、系统地学习此方面技能的机会与时间。 3.3 移动健康教育便捷有效,丰富了意外伤害教育形式 教育干预应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丰富教育形式,开展综合教育干预。本研究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以前参加过的意外伤害培训形式单一,主要是讲座和观看视频,而经过讲座和视频教育培训的师范生意外伤害知信行水平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本次移动教育综合了图片、视频、动画、课件等多种形式进行干预,对提高学生意外伤害知识、信念有明显的成效,解决了目前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实效不足的缺点[12]。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持终端设备普及以及4G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使移动学习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13],可广泛用于各级各类教育中。移动教育不仅简化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而且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14],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本次意外伤害移动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视频、动画等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也更加容易被学习者接受。 3.4 移动健康教育资源可有效应对知识遗忘 遗忘是记忆基本的、有规律的现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了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就会遗忘,而及时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在大脑中长期保存[15]。本研究显示既往参加过意外伤害相关教育学生的知信行并无显著提高,可能原因就在于知识和技能的遗忘。本研究通过微信、QQ等公众平台进行健康安全教育,视频、动画等专业资源可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者可以更加轻松、快捷、便利地回顾知识与技能,对抗知识技能的遗忘。甚至,在意外伤害发生时,当事人或作为旁观者都可以查询存储在移动终端或网络平台上的资源,在专业视频等资源的指导下尽快地采取正确措施,降低意外伤害的损失。只有科学、充分地利用健康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应具备基本的儿童意外伤害防范及急救知识,在大学学业繁重、健康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下,移动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可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安全知识与信念,可以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也可作为传统健康教育的替代形式帮助师范生学习意外伤害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其观念-行为的转变,为今后的校园安全提供保障;作为知识传播者,也能为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进一步普及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小莉,杨婕,戎毅,等.江苏省青少年意外伤害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4):28-30. [2] 孙媛媛,吕陈灏,王卫卫,等.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2):176-179. [3] 倪平,陈京立.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82-384. [4] 蔡志锋,陈新峰,邱品.张家港市2009年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5):22-23. [5] 吴康敏.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干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0):1009-1015. [6] 张佩斌,朱宗涵,Ozanne-Smith J.儿童伤害预防与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7] 蒋武,韦金露,刘伟,等.南宁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9):659-662. [8] 徐铭远.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机制及法律应对刍议[J].法制博览,2016(17):165-166. [9] 刘四云,胡明,常艳,等.中国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5):527-533. [10] 李丽,Patricia Ryan-Krause,李映兰.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0A):2890-2892. [11] 董玉静,殷海燕,王爱红.青少年意外伤害与其父母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6A):1998-2001. [12] 殷海燕,王爱红,董玉静.模拟技能训练对青少年意外伤害知识及信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9C):3435-3437. [13] 刘爱军,刘竹清,褚昭昂.移动学习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4):104-111. [14] 郭静,王秀彬.北京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85-87. [15] 边玉芳.遗忘的秘密——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实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31-32. 意外伤害是威胁儿童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1],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危害[2-3],国家早已将儿童意外伤害教育纳入整个卫生保健工作中。2005年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六条措施》,要求各地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实施却未尽人意。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师范生意外伤害知识、信念水平,促进其行为转变,使其在上岗之前就具备处理儿童意外伤害的能力,可以大大减轻儿童意外伤害教育的压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兴起,移动教育因为简便易操作、资源易获得、易回顾防遗忘而逐渐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师范生进行了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的移动教育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南京某师范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共179人,年龄(20.0±1.1)岁。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人,其中男19人,女82人,年龄(20.4±1.1)岁;观察组78人,其中男8人,女70人,年龄(19.6±1.0)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方法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意外伤害知信行问卷对师范生进行意外伤害情况及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基线调查。问卷内容主要5个部分组成:①被调查者基本资料; ②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包括9道题目;③儿童意外伤害相关信念/态度,包括7道题目;④儿童意外伤害相关行为,包括7道题目;⑤意外伤害培训情况,包括5道题目。总分44分。调查问卷当场发放与回收,对照组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为96.19%。观察组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回收率为97.50%。1.2.2 干预方法 观察组:在QQ和微信中发布图片、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健康宣教包括9个版块,均可以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或者手机打开,具体内容为儿童常见意外伤害预防:踩踏伤、鼻出血、溺水、烧烫伤、扭伤、气管异物窒息、猫狗咬伤、交通意外以及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每个版块均有预防方法、处理措施和真人视频示教急救,如冲洗、包扎、止血等。对照组:发放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措施的宣传手册,内容与观察组干预的9个版块内容一致;1个月后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当场收回,统计有效回收率以及答题情况。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2 结果2.1 两组师范生关于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知信行现状 对照组与观察组师范生儿童意外伤害知信行得分见表1,本研究中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师范生之间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干预后两组师范生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知信行得分比较 因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体调查数据经K-S检验为非正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2.3 既往参加培训情况及本次网络培训满意度 所有研究对象中仅有64人(35.75%)以前参加过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方面的相关培训。其中44人(24.58%)参加过1次或2次培训,18人(10.06%)参加过3次~5次培训,2人(1.12%)参加过5次以上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面授讲座或观看视频。培训授课者主要是红十字会等社会工作人员;既往参加过培训学生的知信行得分有高于未参加过培训学生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信念题中,150人(83.79%)同意家长、老师的监管是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160人认为(89.39%)学习太忙没有时间去学习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72人(96.09%)希望将意外伤害预防、处理等知识纳入师范生课程中。在观察组中,28人(35.90%)满意移动健康教育的方式,另有10人(12.82%)更倾向于接受现场培训方式;40人(51.28%)认为有必要将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的现场培训与移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急救技能。表1 两组青少年意外伤害知信行评分 分组别人数知识信念/态度行为总分对照组1015.75±1.96.32±0.915.11±2.027.18±3.4观察组786.86±1.66.62±0.815.41±2.328.88±3.6表2 干预后两组师范生意外伤害与急救知信行得分比较(平均秩次) 分组别人数知识信念/态度行为总分对照组10177.8082.7986.6278.46观察组78105.8099.3494.37104.94Z值-3.63-2.48-1.00-3.40P0.000.010.310.003 讨论3.1 师范生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的认知水平亟须提高 从调查看出,目前师范生对意外伤害认知不足,知识掌握程度不高,自身的态度、行为也有很大的偏差。结果显示83.79%的师范生均同意老师的监管是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重要因素,但89.39%的师范生表示没有时间去学习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师范生获取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途径有限,仅有35.75%的同学既往参加过此类培训。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生命力最强,身体疾病最少的时期,但却是意外伤害多发年龄段[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它已成为儿童的头号“杀手”,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和生存质量[5-7]。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多发地[8],教师与儿童青少年接触密切,应该具备基本意外伤害防范意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的环境。另外,大多数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9],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10]。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教育措施。师范生作为教师职业的接班人,在校期间就应具备一定的健康安全素质,但是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对于儿童意外伤害认知程度低,基本的急救技能也有所欠缺。3.2 师范类院校应重视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普及知识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相关政策,规定在职教职工每年应进行不低于16学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是工作的开展却不尽人意,学校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忽略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监护者,家长和老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其安全尤其重要[11]。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学校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很高,家长和老师的监护非常重要,但是又表示自己平时学习很忙,没有时间学习意外伤害知识和技能。因此,将安全教育纳入师范类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就成为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项课程,辅以专题讲座、技能比赛,并鼓励同学们参加红十字会专业培训获得急救证书等方式提高师范生防范意外伤害的知信行水平。否则,师范生一旦进入教师岗位后,工作繁忙,很难有连续、系统地学习此方面技能的机会与时间。3.3 移动健康教育便捷有效,丰富了意外伤害教育形式 教育干预应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丰富教育形式,开展综合教育干预。本研究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以前参加过的意外伤害培训形式单一,主要是讲座和观看视频,而经过讲座和视频教育培训的师范生意外伤害知信行水平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本次移动教育综合了图片、视频、动画、课件等多种形式进行干预,对提高学生意外伤害知识、信念有明显的成效,解决了目前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实效不足的缺点[12]。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持终端设备普及以及4G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使移动学习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13],可广泛用于各级各类教育中。移动教育不仅简化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而且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14],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本次意外伤害移动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视频、动画等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也更加容易被学习者接受。3.4 移动健康教育资源可有效应对知识遗忘 遗忘是记忆基本的、有规律的现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了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就会遗忘,而及时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在大脑中长期保存[15]。本研究显示既往参加过意外伤害相关教育学生的知信行并无显著提高,可能原因就在于知识和技能的遗忘。本研究通过微信、QQ等公众平台进行健康安全教育,视频、动画等专业资源可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者可以更加轻松、快捷、便利地回顾知识与技能,对抗知识技能的遗忘。甚至,在意外伤害发生时,当事人或作为旁观者都可以查询存储在移动终端或网络平台上的资源,在专业视频等资源的指导下尽快地采取正确措施,降低意外伤害的损失。只有科学、充分地利用健康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应具备基本的儿童意外伤害防范及急救知识,在大学学业繁重、健康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下,移动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可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安全知识与信念,可以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也可作为传统健康教育的替代形式帮助师范生学习意外伤害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其观念-行为的转变,为今后的校园安全提供保障;作为知识传播者,也能为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进一步普及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 王小莉,杨婕,戎毅,等.江苏省青少年意外伤害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4):28-30.[2] 孙媛媛,吕陈灏,王卫卫,等.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2):176-179.[3] 倪平,陈京立.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82-384.[4] 蔡志锋,陈新峰,邱品.张家港市2009年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5):22-23.[5] 吴康敏.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干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0):1009-1015.[6] 张佩斌,朱宗涵,Ozanne-Smith J.儿童伤害预防与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 蒋武,韦金露,刘伟,等.南宁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9):659-662.[8] 徐铭远.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机制及法律应对刍议[J].法制博览,2016(17):165-166.[9] 刘四云,胡明,常艳,等.中国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5):527-533.[10] 李丽,Patricia Ryan-Krause,李映兰.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0A):2890-2892.[11] 董玉静,殷海燕,王爱红.青少年意外伤害与其父母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6A):1998-2001.[12] 殷海燕,王爱红,董玉静.模拟技能训练对青少年意外伤害知识及信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9C):3435-3437.[13] 刘爱军,刘竹清,褚昭昂.移动学习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4):104-111.[14] 郭静,王秀彬.北京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85-87.[15] 边玉芳.遗忘的秘密——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实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31-32.


文章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aqsf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3161.shtml


上一篇: 健康教育对师范大学女生妇科疾病就诊情况的影
下一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以优师计划为引领建设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安庆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